8月底《管理辦法》的頒布為網貸行業下了“最強緊箍咒”,網貸行業快速擴容迎來了最嚴監管規范,終于進入合規運營的軌道。然而,鮮有人注意到,伴隨著市場規模容量而生長的網貸評級機構,卻是個缺乏監管的亂戰江湖,嚴重干擾了網貸行業的發展。
在網貸行業中,有進行相關網貸評級的機構主要包括商業信用機構、科研學術機構、第三方平臺以及媒體等等,當中以第三方平臺為中堅力量。將第三方評級機構的排名奉為圭臬的投資人比比皆是,廣州投資者王強在2015年年初“踩雷”上咸BANK。他選擇了投資這個平臺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曾經進入過網貸之家前100的平臺。在2014年3月,時任網貸之家CEO的徐紅偉還親赴上咸BANK為這家平臺進行為期兩天的培訓。王強告訴記者,每一天都會選擇登陸網貸之家查看排名,踩雷之后,他感覺“實在氣不過”,上網貸之家論壇吐槽,“排名還越來越高,到底是怎么評出來的?!”,不過,很快就秒刪。秒寫架不住秒刪。
事實上,將網貸評級作為投資指南顯然很傻的,甚至很多的平臺運營者也覺得網貸之家這個排名很重要,因為可以忽悠到投資者,甚至影響風投和估值,這其實也是夸大了網貸之家的作用。
原因很簡單。跑路平臺當初緣何能進入榜單,第三方網貸機構的評定規則是什么,依據是什么?這都是非常直接的發問,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答。
行業幼嫩、業務復雜、定位模糊,給網貸評級難度很大,加上缺乏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網貸行業很難形成一個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的標準。網貸評級行業,從影響力角度而言,網貸之家是較早一批進入網貸評級的玩家,在它之前還有火鍋評級、海樹網等先行者,但是基本只有以網貸之家為代表的第三方評級機構在市場成功立足并獲得了相當的影響力。公允地說,網貸之家還是有點資源的。很多人認識了網貸之家才開始接觸這個行業。一直以來,網貸之家的發展順風順水,它在2014年獲得創東方的千萬注資,在2015年年中再宣布獲得VC機構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和創東方的億元投資。
在行業發展初期,網貸之家有利于行業信息披露體系的建立,也啟蒙了投資者對網貸的認識。但網貸之家本質上不是做公正第三方,它有著資本壓力和商業上的籌劃。網貸之家的核心賣點便是其評級,它在官網上公布了評級規則,一開始網貸之家主要是根據考察和主觀評斷,相當粗糙,隨后逐漸將客觀數據量化引入評級。據其宣稱,其維度一共有9個,包括成交、營收、人氣、技術、杠桿、流動性、分散度、透明度、品牌積分,通過一系列分析和運算,最后得出一個綜合指標“發展指數”。
在這條公式中,權重最大的五個維度分別是品牌、透明度、分散度、杠桿以及人氣。再細看其指標,網貸之家介紹品牌指標根據資金認可度(資金認可度越高,即投資人越愿意以更低的收益率,投資更多的資金到更長期限的借款標上面)、上線時間、總部城市、Alexa排名(主要關乎流量)、股東背景、團隊背景、媒體報道、風投掛牌、事件影響等信息評分得出;桿桿包括待收桿桿、地域杠桿、超越10倍杠桿情況、TOP10%逾期資本比等4個二級指標,在網貸之家的說明中,特別提到地域杠桿是個重要指標;而透明度則不難理解,主要涉及平臺信息、借款信息等;分散度則是通過借款金額和資金分散情況而評估;人氣就更容易理解,主要考察的是投資人數量。網貸之家的主要考量還是以定性分析為主,而且信息獲取也是一個問題,它如何考量平臺遞交的數據的真實性呢?
首先,網貸之家對接各家平臺數據,但并沒有對數據的風控能力,任由平臺進行系數擴大。據一家廣州的大平臺的內部人透露,他給網貸之家的數據都是乘以2,也就是說,一天5000萬的交易,可以說成是1個億。100萬用戶數可以說成是200萬。
由于網貸之家對數據進行風控的能力幾乎沒有,它又不能控制數據源,所以,退而求其次,它主要依靠股東背景來甄別平臺的好壞。于是,股東背景是網貸之家評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而考量因素。
但坦率地說,很多知名企業都做p2p,當時一哄而上的背景是“互聯網+”,知名企業并不指望p2p是它們的主業,原因很簡單,p2p的融資成本是很高的,而知名企業無論本身是銀行——從客戶那里吸收存款;或者它從銀行獲得貸款,它們的融資成本都比p2p要低。所以,p2p對很多知名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非常看重的事。
但即使如此,這一輪p2p監管風暴下出現問題的不乏有國資或者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快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所創立的上海東虹橋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名單里面赫然寫著上海長寧國有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國有獨資公司,然而,這兩天財新傳媒報道,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快鹿旗下的金鹿財行、當天財富被立案調查。
再來看看宜人貸,它的股東除了唐寧本人,其他股東還包括摩根士丹利、IDG資本、凱鵬華盈基金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足夠靚麗。然而,它最近在美國正在遭受投資人集體訴訟,這個唯一P2P中概股股價一度暴跌,而記者去查看它的最新排位,還安然處于在網貸之家的最前列,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網貸管理辦法》公布之后,最重要的舉措就是限制了平臺操作大單,互金平臺ppmoney和紅嶺創投一樣,是大單平臺的最重量級代表。然而它在網貸之家的最新排名依然十分靠前,也是沒有受到什么影響,甚至贊譽之詞令人感到非常不適應。
網貸之間作為以評級中介為核心,因為資本方的壓力,有著一定的商業創收的目標,網貸之家選擇了將早期積累的信用“變現”,最為人詬病就是“花錢買排名”。網貸之家看準了有品牌維護的平臺,為他們提供能露出位置。網貸之家的策略是,只要前幾名排對,比如將陸金所等幾家大佬的排名弄對,隨后的5-20名就可以交易買賣。那些愿意簽訂高額合作金額年框的平臺的排名自然是名列前茅,而那些合作金額不大的平臺則會被下沉,讓所有人覺得這個平臺不行了。
對于這種灰色交易,評級機構是不會在明面透露,但是,如果有業務合作的P2P平臺,或者投放了廣告或贊助的平臺,肯定會得到評級傾斜。這種“業務”非常昂貴,動輒百萬。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愛君就曾經對媒體表示,“評級機構與被評級方存在合作關系,讓評級結果沒有效力。”
在其官網的導航欄,訪問者能清晰看到“紅包”欄目,點開之后能發現當中有著整齊劃一的紅包推薦位,在記者瀏覽該頁面時,經觀察,上面涉及了約27家網貸平臺,其中有13家處于網貸之家評級的前100的名單中,其中好一些平臺有幾個紅包位。而根據此前的網絡資料顯示,有67%的紅包位屬于榜單前100,有業內人士猜測網貸之家有意控制這個比例,讓其分配更平均。
除了網貸之家,融360也是備受爭議的平臺。在評級規則方面,它還不夠網貸之家透明,記者查閱融360聯合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推出《2015年網貸評級報告》發現,評級標準包括背景實力、平臺風險控制、運營能力、信息披露、用戶體驗等五大方面,但其指標非常籠統,IT技術實力、運營數據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融360公關負責人劉超瓊曾表示:網貸評級采取‘數據+行業經驗’的方法,這更令人一頭霧水,行業經驗比上述那些籠統的指標更難界定。
融360的爭議點還在于它也提供金融產品的搜索、推薦和申請服務,也就是說有“又當球員,又當裁判”之嫌。早有媒體報道,有投資者發現同一家P2P在網貸之家和融360的排名竟然相差29位,不知道該信哪一家評級機構了。去年底,短融網因不服融360的評級,并宣稱未將數據與融360對接,一氣之下將融360告上了法庭,轟動一時,也使得融360被推上風頭浪尖。時至今日,融360這段“黑歷史”也抹不去。
“網貸之家們”的“好日子”將因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出現而終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建立的國家級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組織,9月9日,由它所組織搭建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正式上線,與螞蟻金服等平臺簽署合作協議,這是構建全新的行業信用體系的開端,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上的信息來自第三方支付、網絡借貸、消費金融等領域,數據來源豐富立體。某種程度來看,這算是行業首個征信系統。在此前一天,中國互金協會網站、公眾號也正式上線了,網站內容包括協會動態、公告通知、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自律管理、行業研究、會員服務、業務培訓、投資者教育等主要版塊,從板塊的設置,可以一窺行業協會未來的工作方向:為監管部門的金融統計和監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持,讓網貸行業發展更趨規范化。
在早期,網貸之家們嘗到了評級的“頭啖湯”,隨著時間推移與行業發展,官方背景的行業組織必將削弱第三方網貸評級機構的競爭力。原本,如果珍惜自身積累的數據與消費者口碑,網貸之家未來也將處于不錯的生存狀態,但是很顯然,在商業考量和評級信用之間,它已經有了自己的偏好。征信只是一個開端,無論是檔案、評級、研報,中國互金協會每一項都足以碾壓網貸之家,而且其建立的標準會產生引導作用,令行業評判標準得到統一。
Copyright@1999-2017 www.esquim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 版機構 ICP備1602369366號-1
聯系網站: dongbeiwang@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6466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