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江西修水縣數個前鄉鎮畜牧站員工終于忍不住了,他們決定聯合起來維權。在各自的鄉鎮畜牧站以合同工的形式工作了十幾至幾十年不等的他們,到如今社保問題無一解決,卻被告知早已在2002年就被解聘。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其中兩名殘疾人士2002年就與畜牧站簽訂了勞動合同,約定350元每月,卻至今都未曾發過一分錢的工資。事情肇始于2002年,但真正的開端還得追溯到他們各自進鄉鎮畜牧站的時候。
合同制殘疾獸醫稱六年沒拿工資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不能全部由我們自己來買單。”修水縣司前鄉獸醫站獸醫萬東告訴記者,他于1988年進入司前畜牧站(1995年并入渣津畜牧站),從事閹割、防疫、檢疫、治療等工作至今。
萬東向記者展示了一張修水縣政府法制辦核發的編號為贛ZF040572060的執法證,工作單位為渣津鎮畜牧水產站,證件顯示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
萬東有效期至2015年的執法證
“我跟站里簽了勞動合同。”萬東向記者出示了他與渣津站畜牧獸醫站簽的《勞動合同》及一系列證件(包括技師證、職稱證、行醫許可證等),證明他是一名與畜牧站有勞動關系且持續至今的合格獸醫,而歷年的工資表也證明了他在鄉鎮畜牧站常年堅持工作。
“然而,工作了這么多年,畜牧水產局一直沒有給我買過社保。”萬東告訴記者。
張秉生系修水縣三都鎮原獸醫站獸醫,他向記者反映:“三都獸醫站創建于1951年。改革開放后,每個職工按工種每年交工齡費和積累1000多元,在后階段,除交工齡費和積累外,獸醫站還收取職工每年養老金150元。”
1998年的一本現金出納登記薄顯示倒數第六行有每月150元的養老金
同樣情況的還有不少,像新灣畜牧站的車建華、司前畜牧站的盛興平、三都畜牧站的張道元、渣津畜牧站的帥小華、上杭畜牧站的張小明、渣津畜牧站的鄭正令等,都向記者提供材料反映他們各自基本類似的情況。
大椿畜牧站的王谷俄則向記者反映,2002年3月25日,因其為畜牧業生產牲畜防疫注射工作而導致眼睛致殘,修水縣農業局大椿畜牧獸醫站與王谷俄簽訂了一份聘用合同,合同第三條寫明,甲方(指大椿畜牧站)每月付給乙方(指王谷俄)的勞動工資報酬350元。
然而,“至今我沒有拿過一分錢的工資。”王谷俄對記者說,他們村級獸醫,可以通過為村民服務得到一定的報酬,但合同里寫明的工資沒有理由不給。
渣津畜牧站的盧才金的情況跟王谷俄大致類似,他是1992年7月22日在去收取動物檢疫費的路上,被修水煤炭公司小車撞傷大腿致殘的。后來盧才金也跟畜牧站簽了聘用合同,也是沒拿過合同上規定的工資。
修水縣農業局文件被指“殺雞取卵”
記者了解到,所有這些情況都指向2002年修水縣農業局下發的一份《關于鄉鎮畜牧獸醫站改革實施方案》的文件。
2002年7月28日,修水縣農業局突然下發一份《關于鄉鎮畜牧獸醫站改革實施方案》【修農發(2002)9號文件】。
修水縣農業局下發的修農發(2002)9號文件。
之后,根據修農發(2002)9號文件改革方案,修水縣鄉、鎮畜牧獸醫站開始撤鄉站并中心站,實行清產核資,置換職工身份,按改制時的工齡實行一次性買斷。
記者通過細讀文件發現這份文件未曾涉及社會保險的問題。而后,記者通過調查采訪修水縣農業局及畜牧水產局發現,該份文件是農業局內部的一份改制方案文件,并無任何上級精神指示,也未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妥善安置預解聘人員。
關于2002年修水縣農業局出臺的這份文件,修水縣畜牧水產局辦公室的周主任表示他知道一點情況,周主任坦承,“這份文件出來的時候我不是辦公室主任,當時的局長也是另外一個人,我跟局長這樣說,我說領導,你這個文件是殺雞取卵,對不起我們這些干部。”
同時,他也表示,政府也是沒辦法,當年這個文件出臺的時候有個背景,那就是屠宰稅的取消。
“像他們都是自收自支的村級防疫員,站里發給他們的工資也是從他們代收的屠宰稅中拿,屠宰稅取消之后,就沒了工資來源,更不用說交社保了。說實話,2002年以前對社保也沒有強制性的要求。全縣300多號人,上面又沒有政策,每個人都發工資還交社保的話,財政負擔不起。”周主任表示。
然而,據介入該案的律師表示,早在1994年,我國《勞動法》第72條就明文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又沒有人事編制的工作人員,應依法購買社保。
被解聘人員稱不知道自己被解聘當地政府早就要求將分流人員納入社保體系
不管什么原因和苦衷,就是這樣一份涉嫌違規的文件的出臺,直接導致了2002年全縣鄉鎮畜牧站的大規模解聘。
“我當時負責的那幾個鄉鎮都是簽了一次性安置協議的。”修水縣畜牧水產局辦公室周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隨即,他向記者提供了當年一次性安置協議的相關文件
修水縣畜牧水產局周主任向記者出示的一份《鄉鎮畜牧獸醫站一次性買斷工齡安置協議》
據了解,除修水縣畜牧水產局辦公室周主任當年負責的那四個鄉鎮做好了解聘安置工作外,其余鄉鎮安置工作都沒做到位。
“我在被解聘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被解聘了。”張秉生對記者說。此外,修水縣不少鄉鎮獸醫均對記者表示,他們對自己當年的被解聘不知情。
石坳畜牧站的樊烈勛早在1969就進了站,從事檢疫工作。1992年成為石坳畜牧站的站長至今,從事防疫工作。樊烈勛也向記者表示,沒人通知他已經被解聘。
對此,畜牧水產局一樊姓局長表示,當年解聘的有300多號人,都是屬于村級防疫員,是鄉鎮畜牧站聘請的沒有編制的臨時人員,“關于他們的‘三定’情況由當地政府負責。2002年,全縣范圍內畜牧站改革,變賣了站房,根據工齡,他們分到了賣站房的錢。”
周主任繼而表示,有些鄉鎮站有站房(辦公的地方),縣里面發了一個文件,如果有站房的可以把房子賣掉,賣掉之后分掉,這些人都簽了協議,但是還有一百多個人沒有簽。這些人為什么沒有簽呢,一個是國家沒有政策,另外一個站里面什么東西都沒有。但簽了的有兩百多人。
記者了解到,在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農業部等部門《關于穩定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意見的通知》中寫道,“對目前一些地方出現的非法拍賣、轉租、侵占、平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財產,隨意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安排非專業人員等做法,要立即予以糾正,以保持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穩定”。
“分了一點賣房子的錢就算解聘?就算一次性安置補償?況且,很多人連一次性安置補償協議都沒有簽過。”包括萬東在內的十余名站員表示他們確實分到了賣站房的錢,但從未簽過一次性安置補償協議,對解聘一事,他們表示難以理解。
“我們從事獸醫工作有長達四十年的,工齡短的也有十多年,還有在九幾年被獸醫站收過養老保險費的人員。我們為我縣畜牧事業的發展付出過艱辛勞動,然而一紙文件下來,就把這一切都抹掉了。”張秉生對記者說。而這可能也是不少修水縣獸醫們共同的心聲。他們告訴記者,他們現在的訴求就一條,就是解決社保。
據《2012年村級防疫員工資發放表》顯示,村級防疫員現在還可以拿到修水縣畜牧水產局每年發的1200元。其中萬東、車建華等均在列。
對于萬東等人的社保要求,修水縣畜牧水產局樊局長表示,“現在買社保,一次性要交五六萬,全縣大概有三百多這樣情況的人,總共要交兩千萬,我要跟縣里說(這事),是個天文數字,畜牧水產局愛莫能助。”
不過,樊局長也向記者透露,這三百多人中有一百多已經跟他們辦了每月42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而且每年每月還會加20元。“其余的人我們也已經報到縣里了。”
2012村級防疫員工資發放表
記者就此事采訪相關律師時,該律師表示,鄉鎮畜牧站并無法人資格,具備法人資格的是修水縣畜牧水產局。如果當時一次性安置補償不到位,而實際勞動關系又確實存在,那具備法人資格的單位應履行自己為合同工購買社保的義務。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九江市人民政府就下發了關于推進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頒布了實施意見,提出了切實做好原鄉鎮畜牧獸醫站人員分流安置工作,將分流人員依法納入當地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東北網 DONGBEICN.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