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起,根據湖南省平江縣群眾的反映,本網采編對該縣的社會撫養費征收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平江縣長期存在各鄉鎮計生辦各自為政,征收數額“看關系”、對基層下達任務指標等亂象。目前,平江縣實行 “捆綁式”治理,即新生兒上戶口都要有計生委的證明和手術證明才能辦理,政府捆綁式治理涉嫌違法行政。
上戶需計生部門開證明
近日,本網采編相繼來到平江縣的三陽鄉、安定鎮、加義鎮、長壽鎮、龍門鎮、三市鎮、童市鎮等共計7個鄉鎮,就此事進行調查。
平江縣隸屬于湖南省岳陽市,轄18個鎮9個鄉,總人口100萬人左右,在全省屬于人口大縣。
在三陽鄉的密巖寨村了解到,該村剛剛合并,人口有4000余人,該村委的王主任坦白介紹:“一直以來對戶口卡的比較緊,只有交過罰款(社會撫養費),由計生辦開個證明才能上戶口,要不然不好控制。”
該村剛上過二胎戶口的劉偉(化名)則表示:“一胎上戶口的時候需要提供上環證明,二胎上戶口,除了交罰款以外還得提供醫院的結扎手術證明,要不然計生辦不給開《上戶通知單》(俗稱三聯單)”。
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其他鄉鎮計生工作人員以及派出所戶籍室民警的證實。
各鄉鎮標準不一 繳多少看關系
本網采編以農村戶口計劃外生育二胎為由,了解了各鄉鎮社會撫養費征收的標準和程序。
在安定鎮,計生辦的胡昶聽說是社會撫養費的事情,一開始表示不是太清楚,后來又道:“這個事情具體的應該先找村干部,今年規定的標準是1.8萬,繳完后計生辦給開證明就可以去上戶口了,以后也不用再交了。”
加義鎮的計生辦主任戴氣宇則表示:“今年需要交2萬7千多,具體的可以跟村上的書記講一下,最低也要交2萬2,如果結案的話需要足額征收,只是上戶口就可以給你少一些,一胎上戶需要上環,二胎上戶需要結扎,所以社會撫養費繳上,手術也要做好才能上戶口。”
長壽鎮一位正抱著孫子逛街的市民聽聞本網采編要上戶口,就支招到:“我這個孫子也是二胎,現在3個多月了還沒上戶口,以前我去問需要交多少錢,他們說最低2.2萬,但現在我找了找人,1.8萬就可以了,所以要上戶就要先找人”。
下達指標 征收任務張榜公示
在走訪中發現,安定鎮、龍門鎮、三市鎮均以公開欄的形式對外公布了每個行政村每月每季度的“四大手術”(引產、流產、上環、結扎)任務進度。
而童市鎮政府除了公布“四大手術”的進度外,還公布了每個村莊社會撫養費的秋冬季任務,28個行政村在秋冬季共應征收1037000元,其中最低的是優良村1.2萬元,最高的是煙舟村和桃花村均是8萬元。
三市鎮一位不愿具名的村支書對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和使用解釋的比較明白:“如果按照政府規定的首征標準足額征收,那么每征收一筆縣里會返還給鄉鎮一部分經費,而鄉鎮則會返還給村里7%的經費。”
針對此情況,本網采編于12月8日來到平江縣計劃生育管理局,而該局辦公室喻主任則以沒有該縣縣委宣傳部的介紹信為由拒絕對此事的解釋。
捆綁式治理涉嫌違法
律師屆相關人士認為:“新生兒入戶要出具計劃生育主管部門的計生證明,要想取得計生證明則需上環結扎,這種做法沒有任何法律依據,這種綜合治理方法涉嫌違法行政。”
《新華每日電訊》曾經發表文章《應該剪斷捆綁式治理的非法繩索》,文中也明確指出:“一些基層部門和官員慣用的“捆綁式治理”,即把公民履行義務的責任,和許多方面的權利捆綁在一起,迫使其履行法律責任”。“這種捆綁也是雙重違法的,既違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侵犯了公民對節育措施的選擇權;又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擅自增加限制條件”。
捆綁式治理的實質是政府行政違法,希望平江縣人民政府能夠帶頭依法行政,構建法治社會。
中國東北網 DONGBEICN.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