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6月16日,美國投資機構J Capital發布題為《京東已成批發商》的分析。報告走訪了21位京東供應商和京東前員工,結論指出:京東嚴重誤導了投資者,存在六大問題:1、30%-50%銷售額來自線下批發商 正不斷虧損 2、把大量商品賣回給制造商,會計手段掩蓋補貼 3、虛增GMV數字 4、結構性缺陷導致無法繼續增長,自營業務無法產生利潤 5、購買土地資產價格過高 6、誤導投資者京東業務的真實性質。J Capital的兩位分析師給京東評級為“賣出”,目標價定位23.36美元,比京東目前股價折扣近30%。
這份報告指出,京東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B2C零售公司,但是我們了解到,最多高達一半的京東銷售額,來源是賣給線下批發商的收入,而不是賣給真正的消費者。這些批發交易沒有給京東帶來任何價值,僅僅是抬高了銷售額數字, 這部分業務的利潤率為負,其存在就是為了制造高GMV的海市蜃樓,因為中國電商公司大部分關注GMV數字。
報告稱,由于中國零售環境碎片化和供應充足,價值鏈分析持續證明,類似電器產品的品類,其批發業務利潤非常小。京東一大部分業務本質上就是批發和分銷,所以即便繼續增長,報告指出,京東將很難從從規模擴大中獲得價值。京東以不可持續的價格和促銷提升銷售數字,不斷的用免費的物流和銷售管理來吸引供應商,大供應商當然能從中獲利,但這些使得京東缺乏從品牌商那里獲得真正低價的實力。如果這部分補貼消失,京東至少損失三分之一的銷售額。
京東的商業模式不是它假裝成的那個樣子。
該投行分析師采訪了21位京東的供應商,得出了30-50%的京東銷售實際上來自批發業務的結論。這些供應商來源廣泛,品類包括電器,服飾和母嬰,總計上占據了超過5%的京東收入。一位京東前員工爆料,京東25%的銷售額被賣給了線下分銷商。京東的采購經理制作有專門的另一套賬目,來記錄這些交易。
報告指出,如果銷售達不到預期,京東采購經理和供應商合作,以比廠商更低的價格,把庫存賣回給供應商,或者要求供應商在線下銷售,但是記錄在京東上,使得銷售額名義上屬于京東。三分之二的線下供應商從京東那里獲得補貼,使整個京東的批發業務利潤率為負3.5%。
報告稱,很多看多京東的觀點認為,京東這樣長期虧損的公司,在未來獲得統治性市場份額以后,將會獲得很大的利潤。但由于京東實際上是B2B分銷模式,B2B分銷在中國碎片化非常嚴重,所以這一切不太可能發生。
報告指出,京東還存在官方刷單等虛增GMV的問題,除了一半收入來自B2B分銷批發交易,京東還通過供應商回購和循環交易來增加GMV。在京東第三方平臺上,報告作者采訪的商家,廣泛進行刷單,與真實交易一樣給京東10%的傭金,京東則提供免費的廣告資源作為回報。京東還采用循環交易的方法來達到銷售目標,一位供應商估計,20%-30%的交易額是虛構的。報告估計,京東虛構了350億人民幣的交易額。
報告指出,和類似的蘇寧相比,京東的物流成本過高,其土地購買成本是蘇寧的3倍-4倍。并且,被劉強東寄予厚望的京東的金融業務并不成功,京東提供的貸款利息比阿里巴巴低一半,但是很少有供應商申請。京東金融對第三方賣家的放貸風險比是銷售額的40%,這個標準遠遠低于一般的80%,要么是京東的供應商信用比一般的要低得多,要么是京東知道這些銷售額是虛增的。
報告還質疑,京東CEO劉強東真的知道京東發生了什么嗎?報告列舉了劉強東多次對外發言,這些發言和京東實際的財務報告完全不同。如,2014年年會上,劉強東說京東擁有300億元人民幣現金,實際上財報顯示上只有150億元人民幣。
報告同時指出,京東和騰訊的合作其實是為了提升上市估值的操作,其實際價值被夸大了。報告寫道,在和騰訊的交易中,京東收購了GMV和收入均被虛報易迅網,給予“微信一級入口”過高的估值,這一切都是為了抬升其IPO時的估值,而實際上,由于轉化率較低,微信一級入口和騰訊的交易,帶來的價值都非常有限。
J Capital的報告得出結論:由于京東嚴重依賴虧損的B2B批發業務,我們只能從京東的第三方平臺看到正面的增長。隨著京東不斷增加倉庫和物流站,第三方賣家會更多的使用京東的物流設施,這意味著對京東估值更多需要的按照一個第三方物流公司來估值,而不是電商企業。
Copyright@1999-2017 www.esquim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 版機構 ICP備1602369366號-1
聯系網站: dongbeiwang@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6466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