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論點摘編】
陳劍瀾在《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國現代美學起源于清末民初新舊文化更替之際,以“立人”為主旨。這個“人”不是傳統宗法倫理關系中的人,而是現代意義上的個人主體。20世紀初,王國維熱衷于德國早期審美論哲學,積極引介康德、席勒、叔本華等人的美學思想,嘗試用這些外來思想會通中國傳統審美經驗,同時結合經驗論觀念以針砭時弊。王國維在主體論視野中進行的美學探索是中國現代美學的真正開端,他構建的審美理想論、藝術本體論和美育論框架對后世美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審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國維早年著述。今天,從觀念史角度審視中國現代美學問題的緣起及其流變,既是為了正本清源,也是為了重續美學的人文之思。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08日?15版)
[ 責編:孫宗鶴]Copyright@1999-2017 www.esquim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 版機構 ICP備1602369366號-1
聯系網站: dongbeiwang@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6466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