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寒假社會實踐團”于2023年寒假深入鄉村,來到了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灶頭村,深入基層,通過走訪調研、問卷調研等方式,在實踐中展現當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進農業生產—首先了解背景
為了能切實了解村子發展,實踐團成員在了解灶頭村的背景:灶頭村在象湖鎮西北部,與鎮駐地象湖圩直距6.5公里。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在。地處崇山澗谷間,聚落呈網狀。153戶773人,漢族,講閩南方言漳平話。全村耕地面積472畝,主種水稻,兼營林業。盛產木材、毛竹、松脂、茶葉。境內有小學1所,教學點2個,和石灰石、石墨、鐵等礦藏。
圖1-灶頭村標識
圖2-灶頭村全貌
探索鄉村振興之路—鼓勵食宿行業發展
灶頭村以食用菌種植業為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年食用菌棒投入達150萬棒,種植水稻實現糧食自給自足,村民兼營林業、毛竹林、雞鴨養殖等;村內三家對蝦養殖企業的養殖基地總計約51畝。
根據農家樂工作人員所講,村內鼓勵村民以土雞、土豬、有機蔬菜、食用菌及野生菌、毛竹筍等為特色菜發展農家樂;加快對象湖村溫泉資源的開發,統籌資源,以象湖集鎮為重點、村內民房補充的方式發展民宿,象湖鎮上提供標準統一住宿條件,村內則發展特色民宿,滿足游客多樣化的住宿需求。
圖3-灶頭村農家樂養殖場
圖4-采訪農家樂工作人員
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打造豐富文旅產品
灶頭村林地面積廣,生態環境良好,環境優美,可與楊美村紅色革命舊址群串點成線,具備潛力打造一條兼具“古色”、“綠色”、“紅色”的鄉村旅游線路,調研團參觀了村內明清時期的古民居、食用菌種植采摘園、水上樂園等相關旅游項目,對灶頭村的旅游發展提出了建議和方案,希望為解決鄉村振興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5-探訪清明古居
圖6-體驗水上樂園
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打造豐富文旅產品
實踐團成員經查閱資料,發現灶頭村是革命基點村。村內現有不可移動文物3處(其中國家級1處,漳平市級2處),另有5處古建筑正在積極申請漳平市級歷史建筑。
其中全國第七批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奇和洞遺址是“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土了包括8400年前晚期智人顱骨在內的約3萬余件標本,其中重要文物遺跡200余件;2021年9月投入10萬元建成奇和洞遺址展覽館。
經采訪了解,灶頭村用好楊美村紅軍留言墻“二十六斤”品牌,重點打造德安大米、茶油、紅菇、筍干、香菇、雙華李等產品;此外,邀請專業文創公司,設計具備奇和洞遺址特色的杯子、掛件、T恤、明信片等。
圖7-奇和洞展覽館
圖8-洞內景象
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是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學習黨的二十大會議內容后,團隊成員認識到“想要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就要注重鄉村振興任務的推進和完成”。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任務,為我們走好新時代鄉村振興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1999-2017 www.esquimo.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 版機構 ICP備1602369366號-1
聯系網站: dongbeiwang@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6466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