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警吉林市支隊教導大隊訓練場上,吉林市485名公務員集體拍了一張“畢業照”。據介紹,這些公務員目前正在這里接受為期12天的半軍事化、全封閉式初任培訓。(中新網吉林8月5日訊)
吉林市人社局公務員培訓處處長李智告訴記者:“此次參與培訓的是2013年面向社會考試錄用的公務員和計劃分配到黨政群機關的軍轉干部。”種對公務員半軍事化、全封閉式初任培訓,在吉林省尚屬首創。
筆者不由得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干部隊伍的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僅僅靠一次軍事化的初任培訓就能訓練出來嗎?”有網友如是說:“又作什么秀?變相花錢?”筆者認為網友的質疑,無可厚非。黨中央一貫重視對干部隊伍的嚴格管理,在當前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之際,黨中央先后出臺了“八項規定”以及狠剎“四風”活動。各地都在實實在在地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徹底的轉變作風,踐行群眾路線的基本要義和深刻內涵。可以說,這是一個轉型期,這個轉型是需要經得起人民群眾的監督和時間的考驗的。很多好的想法、做法,應該形成制度來執行;很多好的經驗、成果,應該在整個干部隊伍推廣開來。并且在這個轉型期,應該秉承“公開化、透明化”的辦事原則。接受全社會的監督,這樣才能消除廣大不明真相的群眾的疑惑。
其實,這種軍事化的培訓模式除了警察部門招考外,其他部門招錄公務員進行軍事化、全封閉式初任培訓的模式不僅是在吉林乃至全國也屬首創。在黨中央大力倡導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鑄造紀律嚴明的公務員隊伍的大環境下,培養基層公務員吃苦耐勞的品格、敢于奉獻的精神,吉林市的做法是很合時宜的,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這對初任公務員未來的職業生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干部隊伍的道德素質、能力素質不是一次兩次的軍事化、全封閉式訓練就能練成和提高的,這種培訓模式應該在公務員隊伍的培訓模式里形成體制,俗話說“百煉成鋼”,每一個黨員、干部只有經過反復的錘煉才可能被捶打成一塊“好鋼”。
對公務員隊伍來說,應該扎緊制度的籬笆,牢記宗旨意識,提深理論修養,加強自身建設,將自己置于制度的監督和制約之下。才能徹底的避免形式主義毒瘤的蝕害,杜絕形式主義踏踏實實干工作的為民服務的道路同時也是不斷提升自己道德素質、能力素質的最好訓練場。
| ||||
中國東北網 DONGBEICN.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