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務公開,是指把本村涉及國家、集體及村民利益的事項,通過一定的程序和形式告知全體村民,并由村民參與管理,實施監督的一種民主行為。村務公開是老百姓評價黨風政風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更是基層民主的一個重要體現形式。
但在衡水市武邑縣武邑鎮陳小王村,多年來,村內的重大事項幾乎從未公開過。為此村民多方奔走,要求公開,但多半年來一直也沒有如愿。對此,村民們意見很大。
陳小王村400多人,1100多畝地。但就是這么個小村莊,近段時間以來,卻頗不安靜。
據村民陳喜莊說,他今年53歲,從來不記得村務公開過。“甭說公開了,就算有些事,在大喇叭里喊一喊,讓咱明白明白也行啊!”陳喜莊的話在村民陳建峰那里得到了證實,他說:“的確一直沒有公開過。原來就算是俺們老百姓沒文化、沒民主意識,沒有要求過??勺越衲?月份以來,我找到了鎮政府、縣政府、信訪局、紀檢委等多個職能部門,要求公開村內賬目,但到現在也沒有給我們一個說法。”
的確如此嗎?記者近日專程趕到了陳小王村。果然,陳小王村的村務公開欄如同早晨剛剛洗過的臉一樣,干干凈凈,各種收支、稅費的條目很清楚,但就是啥內容也沒有,一片空白。
村務沒公開,是不是該村沒有該公開的重大事項呢?事實恰恰相反。村民陳建峰向記者提供了一份由武邑鎮紀委出具的針對陳小王村村務問題的調查意見書。陳建峰說:“你看,第一項就是退耕還林問題。我們早就聽說村里有退耕還林款,但一直沒見著。后來我去林業局一查,從2003年到2012年,退耕還林款都被村支書孫某頂名支取了。”
果然,在鎮紀委的調查意見書中顯示:2003年至2012年,退耕還林款合計64516元,除陳蘭忠領取1248元外,其余均頂名支取后以土地承包費名義入村財務賬。
“入了賬,我們也認,但其中有10448元沒有入賬,其他的開支也沒有明細,怎么讓我們信服?”陳建峰說。
不僅退耕還林存在問題,2008年,村里號召集資購買變壓器,共收取村民款9000多元,而在2010年,村支書孫某又以購買變壓器為名,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款19680元,但最后變壓器也沒有購買。“這事不僅騙了老百姓,也騙了國家。這些錢最后都成了一筆算不清的爛賬,說是用于村里修街、修自來水管道等支出,明細呢?給誰了?我們一概不知。”陳建峰說。
此外,該村還有賣土、宅基地款等多項費用收支不明確。
對此,陳小王村村支書孫某否認沒有進行村務公開。“為啥很多收支項目沒有明細,因為村集體沒有一點收入,我們只能想別的辦法。目前村里的賬目都在縣紀檢委,正在調查核實中。”
一直處理此事的武邑鎮人大主席滕群義說,這些年一直執行村財鎮管的政策,陳小王村的支書是個老干部。為啥沒公開?因為現在很多事情縣紀檢委沒有調查清楚,一旦有了明確結果,肯定會給村民一個交代。作為鎮政府,絕不會姑息某一個人,無論是誰,一旦查出問題,一定會嚴肅處理。
河北農民報(農民互聯網)將繼續關注。
河北農民報(農民互聯網)記者 宋國剛
中國東北網 DONGBEICN.COM 版權所有